地址:临沂市河东区凤仪街东首中科创新园7-10楼 邮编:276000电话:人才加盟引进0539-8717607 产业合作发展0539-8717337 人才教育培训0539-8717207
2021年11月份,为贯彻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临沂市乡村振兴及农业农村现代化步伐,解决农业科技资源条块分割、创新力量碎片化问题,深化农业科技体制改革与机制创新、深度推进产学研一体化,提高科技自主创新和服务产业能力,经市农业农村局同意,组建临沂市农业科技服务创新共同体(以下简称共同体)。
共同体由临沂市农业科学院、浙江大学山东(临沂)现代农业研究院发起,联合地方院校、农技推广部门、育种公司、农业龙头企业等共同成立,遵循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规律,解决产业发展共性、关键技术难题,以产业技术服务为主线,秉持“自愿参与、资源共享、协同合作、自主发展”原则的非法人协作组织。
共同体是我市农业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及技术服务的重要力量,其宗旨是有效整合农业科研院校、农技推广部门和龙头企业创新资源,在科学研究、技术创新、产品研发、转化应用、技术服务等方面开展实质性合作,构建临沂市农业科技服务创新体系,整体提升临沂农业科技服务创新能力、效率和应用水平。
共同体以实现临沂农业农村现代化为目标,以协同创新为手段,主要开展以下工作:
1.组织成员单位开展科技推广服务,示范推广成熟成果技术,创新成果推广服务模式,助力农业产业提质增效,为我市粮食安全、农业产业振兴提供技术支撑。
2.服务成员单位开展关键技术攻关和协同创新,解决农业产业创新发展瓶颈问题,联合开展产业关键技术研发和集成创新。
3.开展学术研讨、专题培训等,为共同体成员提供服务,促进成员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党的十九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农村金融的发展是影响农村农业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阶段,金融机构和乡村政府部门要深刻地意识到金融服务在乡村振兴中的优势作用,并不断地改善金融服务制度,优化金融服务模式,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良好的金融服务支持,为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创造良好的条件。
培训专题 | 培训课程(参考) |
金融服务乡村振兴 专题培训班 | 当前宏观经济重大阶段性变化与银行应对政策 |
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金融服务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 |
科技、金融与农业农村融合发展 | |
“农业大数据+金融科技”创新金融产品 | |
农村供给侧结构背景下的农村金融产品与服务创新探讨 | |
互联网金融发展与普惠金融服务创新 | |
电子银行业务和金融科技发展 | |
现场教学: 嘉兴南湖红色教育基地 现场教学:玉皇山南基金小镇 |
通过电子装置雾化特定植物、植物萃取液和化合物产生烟气的制品近年来大量涌现,例如电子烟、雾化本草(植物天然药材萃取液雾化)、加热不燃烧烟草、低温本草、雾化药物和雾化护肤品等等。这些产品已经或正在上市,特别是电子烟作为一种新型烟草制品,已在欧美和中国市场上大量出现,青年人趋之若鹜。那么这些雾化烟气制品安全性如何?它们比传统产品是否风险降低了(如电子烟相对于普通卷烟)?
浙江大学空气污染与健康研究中心和IBM生物计算实验室樊龙江教授团队一直致力于建立传统和新型烟草制品风险的生物学评价方法,包括实验平台及其风险评估方法。经过几年建设,他们目前建成了国内首个可以对电子雾化制品等进行生物学安全评估的实验平台。该平台包括三个核心部分:一台全自动雾化烟气发生机械装置、一个三维(3D)细胞暴露模型和一个组学数据生物信息学计算系统。其中(1)雾化烟气发生机械装置为国际公认的德国Bolgwalt RM20S系统,它可以根据抽吸规律连续产生来自雾化和卷烟制品的烟气并进行精准稀释,可以按照预设的烟气浓度稳定排出雾化烟气,用于下游细胞暴露系统实验;(2)三维细胞暴露模型通过蠕动泵、暴露皿、恒温系统和特定培养液循环等,完全模仿人肺环境。暴露细胞可以选择永生系细胞(如人肺支气管上皮细胞BEAS_2B)、原代细胞及类器官(如肺类器官、皮肤类器官)等,此外,针对小鼠暴露模型,RM20S系统完全适配小鼠全身暴露系统和口鼻式吸入暴露系统;(3)生物信息学计算系统用于暴露后细胞产生的转录组、蛋白质组等组学大数据分析,以此计算烟雾对细胞代谢途径的扰动程度,用于估计风险大小。
基于该实验平台,樊龙江教授团队联合浙大医学院及其附属医院有关研究人员,开发了基于细胞转录组等组学数据的系统生物学风险评估算法——SPPA(signaling pathway perturbation analysis)算法,近期发表在国际期刊《Scientific Reports》上。通过测定经烟雾暴露的细胞转录组、蛋白质组等组学数据,可以评估雾化烟气对于细胞癌症发生、肺等脏器疾病相关代谢途径的扰动情况,同时结合细胞表型变化(电阻率、中性红细胞活性及细胞状态显微观察),以此进行风险评估。该算法在实际应用测试中取得了理想效果。这是国际上提出的第二种基于系统生物学的算法,不同于先前提出的算法(2019年由PM烟草公司提出),引起国际烟草行业的广泛关注。目前浙江大学是国际烟草科学研究合作组织 (CORESTA, Cooperation Centre for Scientific Research Relative to Tobacco)的“体外毒理测验”(In vitro Toxicity Testing)工作组成员,是唯一一家非烟草行业研究机构。该工作组成员目前仅包含几家主要国际烟草公司。
生物学安全评价是目前香烟等烟雾制品风险评估的一个国际趋势和做法,它不同于化学评价。化学评价是根据制品中包含的尼古丁、焦油等有害成分含量多少进行评价。作为学术机构,浙江大学建成的国内首个雾化烟气制品生物学安全评估平台,将为国内外生产的电子雾化制品(电子烟、雾化本草、加热不燃烧烟草、低温本草等产品)和普通卷烟的安全评价提供公正的第三方评估,预期可以极大提升我国相关产品安全评价手段和水平。
专家简介:
浙江大学中美作物分子育种联合实验室主任、IBM生物计算实验室主任,浙大山东农研院作物育种研究中心骨干成员。研究工作聚焦利用生物信息学和基因组等组学技术优势,开展(1)作物及其相关物种基因组、大数据育种技术研究;(2)单细胞RNA和非编码RNA分析方法;(3)健康与作物安全评价方法研究。曾荣获浙江省“万人计划”杰出人才、宝钢优秀教师奖获得者、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等荣誉,任浙江省生物信息学学会副理事长、浙江省作物学会理事;主编教材4部,主编和参编专著6部;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2014)和浙江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014);建立多功能基因组大数据育种分析在线平台-GBreeder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