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址:临沂市河东区凤仪街东首中科创新园7-10楼 电话:人才加盟引进0539-8717607 产业合作发展0539-8717337
人才教育培训0539-8717207 网址:www.zdnyy.cn 邮编:276000
2021年11月份,为贯彻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临沂市乡村振兴及农业农村现代化步伐,解决农业科技资源条块分割、创新力量碎片化问题,深化农业科技体制改革与机制创新、深度推进产学研一体化,提高科技自主创新和服务产业能力,经市农业农村局同意,组建临沂市农业科技服务创新共同体(以下简称共同体)。
共同体由临沂市农业科学院、浙江大学山东(临沂)现代农业研究院发起,联合地方院校、农技推广部门、育种公司、农业龙头企业等共同成立,遵循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规律,解决产业发展共性、关键技术难题,以产业技术服务为主线,秉持“自愿参与、资源共享、协同合作、自主发展”原则的非法人协作组织。
共同体是我市农业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及技术服务的重要力量,其宗旨是有效整合农业科研院校、农技推广部门和龙头企业创新资源,在科学研究、技术创新、产品研发、转化应用、技术服务等方面开展实质性合作,构建临沂市农业科技服务创新体系,整体提升临沂农业科技服务创新能力、效率和应用水平。
共同体以实现临沂农业农村现代化为目标,以协同创新为手段,主要开展以下工作:
1.组织成员单位开展科技推广服务,示范推广成熟成果技术,创新成果推广服务模式,助力农业产业提质增效,为我市粮食安全、农业产业振兴提供技术支撑。
2.服务成员单位开展关键技术攻关和协同创新,解决农业产业创新发展瓶颈问题,联合开展产业关键技术研发和集成创新。
3.开展学术研讨、专题培训等,为共同体成员提供服务,促进成员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党的十九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农村金融的发展是影响农村农业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阶段,金融机构和乡村政府部门要深刻地意识到金融服务在乡村振兴中的优势作用,并不断地改善金融服务制度,优化金融服务模式,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良好的金融服务支持,为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创造良好的条件。
培训专题 | 培训课程(参考) |
金融服务乡村振兴 专题培训班 | 当前宏观经济重大阶段性变化与银行应对政策 |
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金融服务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 |
科技、金融与农业农村融合发展 | |
“农业大数据+金融科技”创新金融产品 | |
农村供给侧结构背景下的农村金融产品与服务创新探讨 | |
互联网金融发展与普惠金融服务创新 | |
电子银行业务和金融科技发展 | |
现场教学: 嘉兴南湖红色教育基地 现场教学:玉皇山南基金小镇 |
近日,浙江大学教授、我院作物设计育种研究中心副主任舒庆尧团队与高其康教授团队合作,在 Crop Design 期刊在线发表了题为 "CTREP-finder: A web service for quick identification and visualization of clean transgenic and genome-edited plants" 的研究论文,创新了一种能够高效探测包括基因碎片在内的外源基因并将其在植物基因组中精准定位的方法体系,并开发了一款命名为 "CTREP-finder" 的在线服务平台。本项目由浙大山东农研院资助。
再过30年,世界人口预计将达到100亿。要解决100亿人的吃饭问题,迫切需要采用转基因和基因编辑等生物技术以创制产量更高、环境适应性更强、抗病害能力更好的农作物新品种,基因工程有巨大的美好前景。 然而,利用转基因和基因编辑技术创制植物新品种时,一些不需要的外源基因片段(基因碎片)也可能会神不知鬼不觉地整合到植物的基因组内,造成“遗传污染”。由于现有的分子技术(主要为PCR)无法有效检出这些基因碎片,因此这两项技术在培育作物新品种时存在较大的生物安全风险。 针对这一生物育种关键技术难题,浙江大学教授、我院作物设计育种研究中心副主任舒庆尧团队与高其康教授团队合作,创新了一种能够高效探测包括基因碎片在内的外源基因并将其在植物基因组中精准定位的方法体系。利用这一技术体系,可以快速判定植物样本是否携带外源基因,确定其性质和在植物基因组中的位置,希望一方面可以帮助从事转基因和基因编辑研究的科技工作者快速培育清洁转基因和基因编辑植物(Clean TRansgenic and gene Edited Plants,CTREPs), 另一方面可以为转基因和种业监管部门对任何植物样本进行快速检测,判定是否携带转基因或者是否携带产品所述的转基因事件。为此,该团队开发了一款命名为“CTREP-finder”的在线服务平台,只要输入植物样本的基因组重测序数据,2小时左右就可以得出上述需要的信息。
图1 转基因整合到植物基因组和CTREP-FINDER用于鉴定作物和转基因局部融合的流程。
该团队已经将这一技术体系应用于水稻、玉米等基因编辑和转基因植株的分析,发现存在较高比例的转基因和基因编辑植株携带质粒的骨架DNA片段,而这些“不想要”的基因碎片正是现有PCR分析技术难以检测到的“基因垃圾”,存在较大的生物安全风险。CTREP-finder体系的建立,有望让“基因垃圾”无处遁形,确保基因编辑和转基因植株清洁安全,从而推动生物技术育种行稳致远。
图2 CTREP-FINDER的页面
原文链接:https://doi.org/10.1016/j.cropd.2022.03.001
舒庆尧 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水稻生物技术育种、水稻基因资源创新与功能分析和作物遗传育种理论与技术等研究。1998年入选浙江省“151”人才工程培养对象,中国农业生物技术学会(2010-)、中国原子能农学会(1999-)理事。曾在美国和瑞典、加拿大等地进修或合作研究,以第一完成人获部(省)级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三等奖4项,以及霍英东高校优秀青年教师奖等称号。先后主持有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科技部国际合作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项目10余项。在国内外杂志发表论文250余篇,其中SCI收录120余篇(被引用3700余次)。先后育成杂交稻和早籼稻新品种10余个。
舒庆尧教授担任我院作物设计育种研究中心副主任,在临沂地区有序开展水稻育种工作,目前已有3个水稻品种参加山东省水稻区域试验,与郯城县种子公司建立良好合作关系,并与临沂市金秋大粮公司共同培育的水稻新品种“哈勃903”预计将于2022年底通过国家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
内容主要来源《作物设计Crop Design》,转载只为学术传播,如涉及侵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修改或删除。